笔趣阁 > 破天录 > 第711章 李大人倒行逆施

第711章 李大人倒行逆施

    此时已经是午时,在寅时三刻就要开门的泰阳城此时依旧城门紧闭,隔着老远,李乘风他们都能看到城楼上排列的一队一队的士兵正张弓搭箭,指着城楼下方,仿佛下面有大军压近,兵临城下。

    但他们看到的并不是全副武装的军队,而是一群衣衫褴褛,落魄潦倒的灾民。

    他们黑压压的围在城门下,喊声震天,哀鸿遍野,他们哭着大声喊道。

    “放我们进去吧”

    “快放我们进去吧”

    “我是来投亲的,放我进去吧”

    “俺不是坏人,为什么不让俺进去”

    “咱有路引,有通关令牌,为什么连咱也不让进”

    城楼上一个身穿锦袍,头戴官帽,膀大腰圆,脑满肠肥的男子正趴在城楼上探着头,神色惊慌恐惧,嘴里面不停的喃喃自语:“这可如何是好,这可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在他旁边站着一名师爷一样的人物,身材中等,年纪约在四十岁左右,他压着嗓子小声道:“大人,这箭不能放啊,若是放箭下去造成死伤,引起非议,怕是不好收场啊”

    旁边另外一名布衣师爷身材瘦小,贼眉鼠眼,唇上更是留着一缕老鼠长须,他尖声笑了一下,讥讽的反驳道:“这里好几万人,不赶走,一会他们冲击城门怎么办冲击城门进来了变成流民四处打砸抢掠,那又怎么办这是你吃罪得起的么”

    这中年人刚要愤怒反驳,却忽然间听见城楼下有人大声嘶喊道:“大人行行好,开开门吧,我们是来投亲的”

    下面一片沸腾,纷纷大嚷着应和,城内许多人也听到了动静,纷纷往城门处的方向涌来。

    这太守回头一看,却见后面街道四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,而且源源不断的涌来,将他们这些人堵在城楼上进退不得。

    这太守手足无措,惶恐无比:“这是什么情况这该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中年师爷一咬牙,道:“大人,不如收留一部分,剩下一部分让他们去往宛城”

    这贼眉鼠眼的师爷嗤笑道:“笑话收留一部分收留多少一万两万你收留哪一部分最关键的是,就算你只收留一万,嘿,他们的口粮,你来出”

    说着,他凑到太守跟前,压低了嗓子,小声道:“大人,您可别忘记了,粮仓里面可是空的”

    太守立刻脸色剧变

    东南方向的那场国战虽然离他们有万里之遥,可影响却是遍及整个大齐

    为了打赢这一场战斗,龙腾海不仅榨干了东南诸郡所有的鲜血,而且开始疯狂抽调其他各郡各州的资源。

    毕竟几十上百万的部队和人口堆积在战场上,每天人吃马嚼都是一笔恐怖的费用,整个大齐多年存下来的粮草都在疯狂的往东南运输。

    可这样依旧不够龙腾海的部队吃的

    为了征集粮草,龙腾海在军师高胜寒的提议下,开始高价收购粮草,用以来刺激民间那些藏粮的大户们,同时龙腾海写信给监国太子,向其汇报这一场大战的情况,并指出“此役胜负就在一月之间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触动了太子,他开始严令责备各地地方官收集粮草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商户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龙腾海在东南宣布高价征收粮草,这样一来,一边严打,一边高收,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户们闻风而动,他们争先恐后的将粮草卖给东南,纷纷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甚至连一些太守都没忍住,悄悄打开官粮储备,开始私卖粮草,从中中饱私囊。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隔年再把收上来的粮食补进去就行了,反正十年八年也未必有人能来查这粮食,而且,只要不出天灾,就更不会有人察觉。

    因此这种粮仓在各地往往都是有空缺被挪用的,这是整个大齐官场的潜规则,无一例外。

    可像眼前这位太守大人这样,将粮仓卖得干干净净的却是绝无仅有

    但这位太守老大人没有想到的是

    真的出现了天灾人祸

    而且一来就这么大

    的确,如果将这些灾民放进来,这么多嘴巴要喂,怎么办官粮都空了谁来出粮食

    那些大户么他们的粮食早就争先恐后的卖到东南去了

    换而言之,整个泰阳如果一个月之内不进粮,连泰阳人自己都有可能要饿死更不用说养活这些人了

    念及于此,太守大人面色如土,满头大汗,浑身发抖

    这贼眉鼠眼的师爷说的声音并不大,恰好让旁边的中年师爷听见,中年师爷怒哼一声,道:“当初我就说过,官粮不能动,就算要动也千万不能全部卖光现在好了,出了这么大的岔子如何补漏而且,这洪水到时候蔓延到泰阳来,那又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贼眉鼠眼的师爷阴阳怪气的说道:“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不卖粮,哪里来的钱去喂饱那些大人们啊”

    中年师爷闻言心中大怒,但脸上却是一凛,他低下头去,敢怒不敢言。

    整个泰阳谁不知道眼前这位太守李天李大仁大字不识一个,这官是花钱买来的

    他捐官捐了五年,等了三年好不容易补到了这个缺,屁颠颠的上来准备刮地三尺将钱给捞回来,可没成想,泰阳这破地方穷得鸟不拉屎,光是喂饱那些帮他遮掩大人们就已经够他穷于应对。

    李大人心里面苦哇,满肚子委屈没地方说呀

    大齐上下卖官鬻爵已经是蔚然成风,买官卖官那也是司空见惯,哪个买官的不是先放血三升再挖地三尺,最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

    为什么其他人都是赚得盆满钵满,轮到自己就这般苦逼

    这没天理啊

    莫非自己上缴孝敬银子的方式不对

    李大人痛苦不已

    可更让他痛苦的是眼前这个烂摊子

    正当他抓耳挠腮,大冬天拼命擦着冷汗时,下面忽然开始喧哗起来,有人激动的大声嘶喊道:“放我们进去这里面也有我们的家,为什么不放我们进去”

    渊锦和泰阳离得颇近,两边的确有不少人是两边安家,互相之间也多有亲戚走动,此时鼓噪起来,内外喧嚣,当真是人声鼎沸,仿佛沸水

    太守急得额头冒汗,鼻子冒油,跺足道:“如何是好,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贼眉鼠眼的师爷连忙道:“大人快下命令吧,一旦城门被冲开大人的官帽可就保不住了”

    最后这一句话,一锤定音

    李大人心中巨震

    什么,官帽子保不住了

    那还得了

    老子的钱还没回本呢

    老子花了钱,你不让老子赚一点也就算了,本都不让回,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

    念及于此,李大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,他握紧了拳头,用尽力气一声嘶喊:“放箭快放箭赶走这些刁民”

    城楼上的军官大惊失色,可他也不敢违抗命令,只得硬着头皮道:“放箭”

    城门上的士兵们无不惊骇,可军令如山,他们只得纷纷放箭

    一时间城门上箭如雨下,下面灾民像割麦子一样成片摔倒

    李乘风、赵飞月和太子赵汗青见状,无不怒发冲冠,齐声大喝:“住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