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8章 咸鱼翻身的典范
走到最后一排,这里还真没什么同桌,大家都是自己一张小课桌。 我正好坐在了姜芸芸和唐茗茗中间的空位,屁股没等坐稳,姜芸芸就率先看过来,悄声道,“怎么样万萤,茗茗这惊喜大不大?” “太大了。” 我压抑着情绪,扭头又看向另一边的唐茗茗。 稍稍转眼,还能看到她课桌里的毛线球。 “茗茗,你什么时候转到这里来的?” “九月。” 唐茗茗顾忌着讲台上的老师。 不敢说话,直接递给我一张纸条。 我看完才知道,原来她在上一所高中上课织毛衣,正巧赶上教导主任巡查,人家从后门探头进来,死亡之眼直接锁定了手在课桌里干毛活儿的唐茗茗。 这姑娘被当众叫起来,要求在大家面前织。 她被磕碜的站了一节课不说,家长都被叫来了。 唐茗茗本来就脸小,哭得都要抑郁了。 回家后她好几天吃不下饭,说什么都不念了,直说没脸见人。 她父母也是护犊子,甭管这件事孩子做没做错,都不想女儿留下心理阴影。 索性给唐茗茗办理了转学,互相眼不见为净。 在这里她认识了小说达人姜芸芸。 听说芸芸住在太平巷,她自然就想到了我。 再详细一打听…… 喔嚯~! 合着都是自己人! 这不巧了么这不是! 她们俩还各自欣赏着我的一位哥。 可以说在我的推动下,她们俩的友情便极速升温了。 姜芸芸本想找个机会再把这份大惊喜告诉我。 没成想我绕了一圈自己溜达回来了。 两个我不同时期的女同桌…… 愣是在我学业生涯的关键点与我汇聚重合了! 我们仨高兴坏了,她俩各自拉住我一只手,拉大锯那般扯着摇晃。 人生第一次,我有了一种姐妹情的感觉。 即使我脑门闷涨,灵魂也想发出尖叫。 熬到早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,她俩第一时间扑到我的桌子。 接过我递去的零食,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。 我吃着东西,和她俩头冲着头,像是有了个特别自在的空间。 姜芸芸说的兴起,“哎,咱们仨这缘分可能就是上天注定的,名字就注定我们要成为好朋友。” “名字?” 唐茗茗吃着果冻不解,“芸芸,你和我的名字像,都是ABB,万萤儿不是啊。” “你不知道吗?” 姜芸芸挑眉,“谢万萤的原名叫万应应,应应……”她还故意看了我一眼,“轻音哦。” 我笑的一脸无奈,可显得你知道的多了。 “万应应?” 唐茗茗难掩惊讶的看向我,“我好像听乾安这么称呼过你,还以为那是你小名呢,原来这是你原名啊。” “嗯,我老家外地的么,来到京中才改的名字……” 正说着,一本要放到我桌前的练习册突然顿了顿,我疑惑地看过去,就见一名发放练习册的男生站在姜芸芸身边,看我的神情微微怔愣。 “裴班长,这是谢万萤同学的练习册?” 姜芸芸顺手接过那本练习册,看向他问道,“你有什么话要交代新同学吗?” “没有。” 那名男生仓促的收回神,转身离开了。 从背影上看,他个子很高,却坐在最前排。 “糟了,万萤儿,你该不会刚来就……” 唐茗茗难掩紧张的看向我,“乾安可不在这里,再遇到堵你的男生可怎么办。” “放心吧,裴班长是稳重型的好学生,不会做出没轻没重的事情。” 姜芸芸应道,“不过他今天的反应也有点奇怪,说不准真对万萤儿一见钟情了,哎呀,没办法,咱家万萤儿就是有这实力,放心吧,谢同学,这回有我和茗茗给你挡着的,保准能让你安稳毕业。” 我笑了笑没多言,姜芸芸倒是想起什么似的指了指那名男生清瘦的背身,“万萤,咱班长名叫裴冬齐,学习嘎嘎好,哎,你瞅他长得像谁?” 我想着刚刚那第一眼,“他长得算白净清秀吧,像谁?” “你哥李沐丰啊。” 姜芸芸啧了声,“只不过李沐丰憨厚些,裴冬齐偏稳重些,但他们都长了一张好学生的脸,气质也是一本正经的,学究型,互相能成为对方的平替。” 我笑了声,摇头道,“完全不像。” “为啥?” “沐丰哥很萌。” 我说道,“他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,谁都比不了他。” “啧啧啧,护短吧你就……” 姜芸芸正调侃着我,唐茗茗莫名来了些精神,“芸芸,那你说,谁是乾安的平替?” “这个嘛。” 姜芸芸挠了挠下巴,指向窗外的操场,“你去球场上转一圈,凡是跑的像头活驴一样的男生,都是乾安的平替……” 唐茗茗脸色一变,“芸芸,早知道我就不把心里话跟你讲了,你是不是对乾安有意见啊,他那么帅气的体育生,怎么会像驴呢!” “哎哟喂,你还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,恋爱脑吧你。” 姜芸芸理直气壮的说道,“有个事儿我记得特清楚,有一年快要过年了,万萤儿在家里不知道做了什么训练手臂脱臼了,我们太平巷的诊所大夫帮万萤接骨,没接好,给万萤弄成骨错位了,后来万萤又去的大医院复位,这事儿本来都过去了,结果乾安大晚上的去把人家诊所玻璃全砸了,砸的那诊所跟蜂窝煤似的四面漏风,他不像驴谁像驴?” 我瞧着热闹,没想到芸芸能把这茬儿拎出来。 那事儿乾安虽然办的不地道,郑大夫也没吃到亏。 诊所重新装修后,堪称旧貌换新颜。 齐经理前后一共赔偿了多少钱咱不知道,视觉效果必须满分。 四年前我路过诊所看到的是‘祖专疗去’,牌匾都摇摇欲坠。 现如今你再瞅瞅? 诊所门脸老亮堂了! 祖传疗法四个烫金大字,一走一过着实夺人眼球。 那时候劝架的张大妈还说乾安砸的不是玻璃,而是要助郑大夫辞旧迎新。m.aishangba.org 这话一点没说错,郑大夫绝对讨到了口彩。 这两年是门庭若市,来客络绎不绝。 甭说太平巷里的老街坊了,外地人都有打听过来买膏药的。 郑大夫天天忙得是脚打后脑勺,眼瞅着越来越富态,妥妥咸鱼翻身的典范。 形象上倒是没啥变化,依然有点邋遢,爱穿棉拖鞋,头发也秃出了一个新亮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