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大明,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> 第 120 章 苛捐杂税

第 120 章 苛捐杂税

    镇江府。这座风景如画、历来富庶的府城,上至商贾下至农民,居然没有一个脸上是挂笑脸的。哦,除了官吏,那些端着铁饭碗的家伙倒是都挺高兴。可不管余敏和丁廷怎么打听,大家都是摆手闭口不言。那模样,就跟有鬼盯着他们似的。这天,好不容易有家卖布的,好茶好水地接待了他们,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。“水脚钱,这是什么?”余敏吓了一跳,该不会是他想的那个水脚钱吧?“这您都不知道?”王四儿解释道:“这地方上的粮食要送到应天,那是需要人力物力,花很多精力的。”“这水脚钱,就是这个意思。”余敏和丁廷面面相觑,最后忍不住齐齐发问。“粮食到京后,朝廷自会发放这钱,怎么又找百姓再收一份呢?”这不也就是说,朝廷已经付过的钱。而他们又收了民间一份,这不就等于等于白白得了一份么?“这个嘛,你们就得去问那些官老爷了。”丁廷强压着心中的惊讶,又继续追问了下去。“请问掌柜,这库子钱、神佛钱、口食钱又是什么?”陛下对百姓从来宽仁和善,他们可从未听过,朝廷什么时候,搞过这么多的苛捐杂税。王四儿笑眯眯地道:“这库子钱,就是指存放粮食的钱,神佛钱,就是保佑粮食送到应天府的钱。”“至于这个口食钱,很简单,就是送粮入京的人和马,需要吃的草料和饭钱,这些都问百姓伸手要。”余敏和丁廷彻底无言,存放粮食的钱和百姓有什么关系,神佛钱也是无稽之谈,口食钱不就包含在水脚钱里?怎么还要再收一道?到底多少官员和郭桓狼狈为奸,他们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?看着两人气愤的模样,王四儿又笑着出了个主意。“马上就是收秋粮的时候,两位留下来看看就知道了。”“不过,知道也没用,浙西总督黄文通和新任户部尚书郭大人,今年六月时还相谈甚欢呢。”“哦,还在咱们这儿买了宅子,听说里头全是金银珠宝……”亲眼看到的,总比别人说的,要更加值得相信才是。反正还有半个月时间而已,也不是等不起的。从王氏布庄出来,丁廷和余鹏的脸色都有些不好,他们这次好像遇到了一条、不,是许多许多鱼啊。丁廷倒还好,可余敏却是激动得不得了。“那咱们就等上半个月,若是……”若是真是如此,那想必牵扯不小,能否青史留名,就在此一举。错过这个村,也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店了。应天府。顾晨没想到自己居然在皇宫里,遇到了已经成为小太监的马三保。朱棣少年时住的宫殿位置,离东宫也就几步路的距离。他从东宫出来的时候,恰好就撞上了一袭新衣的马三保。“大人?”马三保惊喜地看着顾晨,抱着怀里的托盘就跑了过来。“真的是你啊?”他一直惦记那天这位大人给的水,还有香香甜甜的蜜饵,只可惜却是再未见过这位大人。“大人,我现在跟着燕王殿下,过两月就要跟着燕王殿下去北平,以后怕是就更见不到你了。”见不到人,也就报不了恩,他总想做点什么谢谢他。“小三保?”顾晨看着焕然一新,还长胖了一些的马三保也是惊喜。“燕王殿下对你可好?你在殿下身边当什么差?”应该不错吧?不然的话,也不会长胖了这么多。“嗯嗯,好。”马三保狂点头,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。“燕王殿下对我很好,还让我读书识字呢。”“他还说去了北平,教我在大草原上头骑马。”“我人小,做不了什么,拿拿衣裳什么的罢了。”“今日刘伯温,刘先生进宫,燕王殿下和太子殿下都在,不知先生说了什么,惹陛下生气。”“摔了茶盏,茶水溅到殿下身上,所以令我送去洗了。”当今皇帝不喜欢内侍读书,别的太监都没这个待遇。刘伯温进宫了?还惹老朱生气了?怪不得刚刚看标儿表情不对,莫不是为着小日子。也对,老刘向来不支持干仗。大家都说他有参破天机的本事,他怎么就参不破小日子将来是大患呢?看来,这本事,也是有限!“那你就好好学。”顾晨摸了摸小三保的脑袋,笑道:“读万本书,行万里路,可不能怕苦。”如果怕苦的话,你就成不了七下西洋的郑和了。见顾晨转身要走,马三保却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裳。“大人,等等。”他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,最后摸出了一块玉坠子。“这是我母亲给的,大人,愿阿拉保佑您。”对。马三保原本是回族人,这时候他也不信仰中原的教。他是在跟着朱棣在中原生活久了,渐渐改变了自己信仰,早年信佛,到了晚年又信道。“既是你母亲给的,那你就自己拿着留个纪念。”顾晨婉拒了他的好意,笑了笑便离开了。君之爱财,取之有道,他只收不缺钱之人的馈赠。像这种亡母遗物,还是算了,拿着也是怪亏心的。顾舒宁闺院被布置得很好,清静雅致书香四溢。顾晨和妻子进来的时候,小丫头正坐在秋千上看书,见爹娘来了,急忙放下书本迎了上来。“女儿给爹娘请安,爹爹今日怎么有空来看女儿?”平日里除了休沐和用晚膳,都不大见得到爹爹。“今日不忙。”看着漂亮的闺女,顾晨心里有些五味杂陈的,他看向秋千上的书。“丫头在读诗经?”“告诉爹爹,读到哪一篇了?”作为现代人士,他一向认为婚姻应该是自由的才对,并且准备,让儿女自己选择伴侣。可是,他却依旧成为封建中的人,为自家闺女做了主,没有办法给她自由选择的机会。“回爹爹,女儿刚刚读到《臣工》,忽然想到从前在庄浪那段时光,虽然忙碌却也和爹娘日日相见。”如今换了大屋子,伺候的也从一个珍珠姐姐多到了六位漂亮小姐姐,却不如从前和爹娘陪伴时间多了。“好孩子。”顾晨牵着闺女坐下,看着她真诚道歉:“是爹爹不好,爹爹太忙,以后爹爹一定多陪陪丫头。”他嗫嚅半天,也说不出所以然,只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自己媳妇。作为父亲,和女儿讨论婚嫁,确实不好张口。“丫头。”苏婉盈拉着闺女,温柔道:“你以后想不想离家里近些,经常能够见到爹爹和娘亲?”“你看,曾哥哥读书好、长得也好,我和你爹爹啊,想让曾哥哥长大了给你当相公。”“以后,娘亲和爹爹,就在京城为你们置上一处宅子,你们就能时常回来,你说好不好?”其实她觉得,这种事情,没必要问孩子的意见。孩子这么小,懂得什么?可夫君非要问,作为妻子,她当然也只能尊重。xiaoshuoshu.cnzzdushu.comeyxsw.comsamsbook.com</br>qq787.comqirenxing.com1616ys.comkuuai.com</br>huigre.comd9cn.ccik258.netabcwx.cc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