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救火,机翼结冰!
就在俄罗斯方面重新计划第二天的飞行表演项目时,常浩南却已经没有精力继续关注香洲航展上的事情了。</br> 所有人都没想到,常浩南的下一站工作地点,既不是还有八三工程收尾工作需要进行的盛京601所,也不是已经对他抛出橄榄枝,只等着项目审核批准的蓉城611所,更不是在晚宴最后才跟他聊起来的冰城602所。</br> 而是在航展上甚至完全未曾露面的南郑182厂。</br> 航展首日的晚宴结束之后,本来已经躺在床上快要睡着的常浩南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吵醒。</br> 来者是一名香洲当地的工作人员,应该是航展组织方。</br> 确认了门外那人的身份之后,常浩南睡眼惺忪地把门拉开一条缝。</br> 被吵醒的他多少有些起床气。</br> “有什么事么?”</br> 结果对方一句话就让他睡意全无:</br> “常浩南同志,有一个从南郑打过来的电话,说有紧急事务找您。”</br> “南郑打过来的?”</br> 常浩南愣了一下。</br> 他并不记得自己跟那边有过任何的交集。</br> “我要下去接电话么?”</br> 门外的人摇了摇头:</br> “不,这个电话涉密,是内线电话,所以您最好换身衣服,我们要去香洲市委保密办。”</br> “好吧,你等我一下。”</br> ……</br> 将近一个小时之后,被从被窝里拽出来的常浩南总算赶到保密办,跟电话那头的杜义山取得了联系。</br> “小常,科工委那边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,我需要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南郑182厂。”</br> “182厂……是陕飞?”</br> 在常浩原本参加工作的时间,182厂已经和172厂一样,成为了606所对应的飞机制造厂,在飞机设计领域的存在感相当弱,因此他花了大概一秒钟时间才反应过来是对方说的是哪里。</br> “对,陕飞。”电话那边的杜义山语气严肃:</br> “就在今天傍晚,一架刚刚完成改装的特殊型号运8飞机在试飞结束准备降落的过程中突然失去俯仰平衡,虽然因为高度很低加上机组应对及时没有造成一等事故,但飞机还是受到了严重损伤,初步怀疑是遭遇了机翼结冰。”</br> “182厂的技术能力比较有限,所以申请了外援,需要我们去帮助查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,并且对飞机进行改进。”</br> “明天一早开展之前,会有一架波音737降落在香洲机场,你坐那架飞机去南郑,剩下的事情,我们到了之后再聊。”</br> 听到这里,常浩南也是心中一凛。</br> 运8机翼结冰。</br>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,这是困扰华夏空军近40年的老大难问题,并且因此导致了极其惨重的损失。</br> 例如2006年6月3日,一架空警200预警机在执行任务时失事坠毁,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40人全部牺牲,其中34人都是进行雷达和电子设备测试的高级工程师,对于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的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。</br> 他甚至还认识遇难者中的一些人。</br> 根据调查,事故原因虽然也有飞机超载等非技术因素,但主要原因正是机翼结冰导致的俯仰轴失稳。</br> 显然,这次南郑方面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差不多的。</br> “好的老师,我知道了。”</br> “明天见。”</br> 挂断电话之后,常浩南有些恍惚。</br> 他并不清楚1996年的这次事故在前世是否存在,毕竟只是一次没有人员损失的二等事故,未必会进行公报道和宣传。</br> 但这毫无疑问是一次救赎的机会——</br> 包括6·3空难在内,运8仅在21世纪的头20年中,就至少因为相同或相似的原因坠毁了4-5架之多。</br> 哪怕常浩南重生之后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,但起码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,人民空军都不可能彻底淘汰这种型号。</br> 它也会是图204/214实现国产化之前,航空工业几乎唯一可用的中型特种机平台。</br> 因此,如果能在当下彻底解决运8的机翼结冰问题,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。</br> 那些优秀的飞行员和工程师,就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下去……</br> 这一晚,常浩南失眠了。</br> 坐上那架波音737之后,他才总算在飞机上休息了一会。</br> 直到被机轮触地和随后的刹车声吵醒。</br> 飞机停稳之后,常浩南大步流星地走出机舱。</br> 11月初的寒风吹在身上,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,同时也瞬间清醒过来。</br> “老师。”</br> 杜义山已经在舷梯旁边等了一段时间。</br> 走到近前之后,常浩南注意到他满眼都是血丝,恐怕昨天晚上一夜未睡。</br> “跟我来吧,先去看看那架飞机。”</br> 师生二人一左一右坐上了旁边的一辆吉普车。</br> “昨天我给伱打过电话之后,带着182厂的同志们做了个通宵的数据分析,已经基本理清了事故原因。”</br> 作为航空系统的元老级人物,杜义山虽然年事已高,但在这些需要经验的领域仍然有很强的能力:</br> “由于一开始的设计问题,运8只在进气道前缘、机翼前缘和发动机导向器叶片上使用了发动机热空气进行加温,而尾翼前缘、螺旋桨和桨毂整流罩则只有电加温装置。”</br> “在飞机接近降落时,环境条件是大气温度2°C、湿度71%、温度露点差4°C,恰好处在最易于结冰的条件下,飞机的水平尾翼迅速发生结冰,但由于运8并没有一个便捷的手段观察尾翼情况,因此当飞行员意识到平尾情况不对时,再打开电加热除冰装置已经来不及了。”</br> “根据我们的计算分析,发动机热空气的供应量足够,因此主翼和发动机进气道基本不会出现结冰现象,但要想尾翼结冰的问题比较复杂,而且这个运8改型进度要的很急,需要你用仿真模拟手段来提高效率,并且尽量减少进行飞行测试的架。”</br> 就在杜义山给常浩南介绍情况的功夫,吉普车已经开到了一个大型停机棚的跟前。</br> 里面正停着,或者说是趴着一架长相奇怪的飞机。</br> 虽然外形乍一看确实是运8,但原本机鼻部分的领航员舱却被一个臃肿的“大鼻子”所替代。</br> 这是一架运8J海上警戒机。</br> 或者说,是计划改造成运8J警戒机的平台!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