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三岁小女帝,她乱世一统天下 > 第378章 民心所向

第378章 民心所向

    两名衙役似乎是因为明二这话,显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便挠了挠脑袋。

    “我们不是受谁所托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是自己,自愿给先生买东西吃的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看着明二和明睿,眼睛里都是真诚。

    “我们人微言轻,家里也上有老下有小,我们不敢救您出去,也不敢放您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只能做点这些无用功。”

    “希望您能在这里吃好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睡好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已经是竭尽所能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……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

    看着饭盒里的伙食,就知道他们的家境也不是很好,为什么愿意花费这么多钱给陌生人?

    “因为……”

    “安定县主,在边关保护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也想,保护保护她的家人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放心,渊竹先生他们,已经领了无数的读书人,在皇宫门口长跪不起,希望皇上能收回成命,将你们放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皇宫门口已经跪了好几百人了,我来的时候,也有不少百姓去给您击鼓喊冤。”

    “过几天,您说不定就能出去了呢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如果实在不行,我们哥几个,就再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什么办法?

    顶着掉脑袋的风险,把他们放出去。

    “安定县主这次将胡人全灭了,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给胡人上贡了,赋税只要降一成,我们就能多一条活路。”

    “我全家都吃黑水县的盐。”

    “明先生教了个好女儿,我们都很感激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不要怕这饭里有毒,我吃给您看。”

    两个小衙役,把饭菜都搅拌了搅拌,然后随便捻起一口,塞进嘴里。

    以示清白。

    明二赶紧按住他们的手。

    “两位小兄弟不必如此,我信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大恩大德不知道该怎么报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……”

    这属于明二意料之外的变故了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,大家对女儿的感激,已经到了这种地步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百姓,这么好的百姓,皇上是怎么忍心让他们过得这么凄苦的。

    “明先生可要给小县主写信?要的话,我给您带纸笔进来。”

    明二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她在战场上,不写,不能让她分心。”

    “解决胡人,比我和她哥哥的命还要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大义!!”

    两个人还想再说些什么,结果外面把风的人探出脑袋来喊了。

    “快点出来了,有人来了!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赶紧收拾了一下,对着明二行了个礼,赶紧小跑着走了。

    明二和明睿看着地上摆的饭菜,明二突然叹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明睿,你说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明睿只答了四个字:“民心所向。”

    明翎曦没有走出过北疆。

    可她已经得到了整个中州的民心。

    德亲王不足为惧。

    皇上更是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这中州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。

    而让明二想不到的是,在皇宫门口为明翎曦请命,要救明二和明睿的人,何止是几百人。

    就这么一会不见,已经聚集了上千人了。

    把整个皇宫门口给围的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最开始的时候皇宫的守卫还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,他们才不管这面前跪着的渊竹先生,是不是享誉整个中州的大家。

    他们呵斥着对方,甚至是用刀剑指着他们。

    “你们干什么呢?”

    “皇宫重地,不允许聚集在这里,快点滚蛋。”

    “再不走,就直接把你们抓到大牢里面去。”

    “滚开。”

    这群学生为首的是一名头花白的老者,他头发花白,一席青衫洗的发白,但是目光清明且锐利,盯着你看的是时候,所有的小心思,都会在这双历经千帆睿智的眸子中无所遁形。

    他就是渊竹先生,今年已经60多岁的高龄了,他年少成名,没有去朝廷做官,反而是直接转身投入了教育行业。

    当起了教书先生,而且束脩要的极少,只要品行学识不差,人聪慧,他都愿意教,并不因为学生是寒门子弟,就用有色眼光看待。

    而且因为学识渊博,教来的学生无数,现在已经教了四十几年的书了,教过的学生如同是过江之卿,数也数不过来。

    在民间拥有极大的威望。

    曾经有人评价这位老先生。

    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下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

    真正的桃李满天下,淡泊名利,只为后代,是一位名师。

    是一个极为让人钦佩的老师。

    然而这位老师却丝毫不惧皇宫侍卫的威胁,直接撩起袍子,跪在地上,背脊挺直。

    他身旁的学生从怀里拿出一张白布做成的横幅。

    上慷慨激昂的写着安定县主的功绩。

    拉直,举在胸前,横幅的后方是一位位学子的签名。

    “此乃我们想要呈给皇上的万民表。”

    “为万民之愿。”

    “吾等恳求皇上,释放安定县主其父兄,安定县主小小年纪便立下不世之功,乃是我中州的栋梁之才,是我中州百姓的恩人。”

    “她人在战场拼命,父兄却要下天牢,天理昭昭,王法何在?”

    “倘若是朝廷不愿意放人,我等便长跪不起,为民请愿。”

    “忠臣不能寒心,否则这与自取灭亡有何异啊?”

    老者说起话来,痛心疾首,每一句话就差捂着心脏说了。

    他身后的学生们也表示认同。

    本来守卫想要强行驱赶他们的,但是不知道怎么的,旁边一些经过的百姓,突然也噗通,噗通的跪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我们不知道那么多大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只知道,安定县主在前线为我们拼命,我们不能让她的家人出事。”

    “求皇上放了安定县主的父亲和兄长吧。”

    “求求皇上了。”

    噗通噗通的,没一会,竟然跪倒的人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渊竹先生在门口,一叩首,大声呼喊。

    “求皇上,放了安定县主的父兄。”

    “求皇上开恩。”

    无数百姓跟着渊竹一起叩首,那声音震耳欲聋,不需要守卫再进去禀告,只怕是整个皇宫都听到了。

    “求皇上,放了安定县主的父兄。”

    “求皇上开恩。”

    “求皇上开恩!”

    守卫眼看事态好像是有点不受他们控制了,这么多人要是都抓进牢里,只怕是大牢都要塞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