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七零之极品恶女要翻身 > 第160章:这男人得多小心眼啊

第160章:这男人得多小心眼啊

    事到如今,还有什么不明白。

    王屠夫昨天夜里,假意答应他二姐会来自首,其实在离开他二姐家后,先去警告两个‘大字报’的家人,让他们提醒自家的娃,在里面安分点,闭紧嘴。

    一些不该说的话,千万别说漏了嘴。

    不止余乐阳意识到了,孙建设他们也想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很快就把两对夫妻找回来问话。

    两对夫妻,被分别安排在两间审讯室内。

    年长那对,性格更胆小。

    面对公安,他们哆哆嗦嗦,都不敢抬头正眼看人。

    被问讯时,什么都没交待,就先喊冤,说自己啥坏事都没干,是冤枉的。

    问讯结束后,真实情况和余乐阳猜测的一点没错。

    余乐阳道:“王屠夫这个人偏执,还有暴力倾向。揍人威胁这种事,他完全干得出来。”

    其实,余乐阳想得更多。

    王屠夫为什么要畏罪潜逃?

    可见他摊上的事儿,不止贴大字报这一件。

    那么,毒粽子事件,极有可能是他一手策划。

    目的就是为了收拾自己。

    余乐阳想事情想得入深,孙建设叫她都没听见。

    直到有人推了她一下,她猛的警醒,看着孙建设:“孙公安,你刚才说什么?”

    孙建设说:“目前来看,在你家围墙上留下血迹的人,十有八九就是王屠夫了。那么,王屠夫为什么要针对你?”

    余乐阳和王屠夫那点事,不可能满住孙建设,派出所留着档案呢!

    “我和王屠夫的陈年旧事,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!端午前夕我去肉联厂推销礼盒订单,正好和王屠夫撞上,他当时想收拾我,我反抗,当众打了他。后来还……”

    余乐阳不好意思的笑笑,“我的介绍信,是县革会开的,肉联厂的人可能以为我有什么大背景,就签下采购合同来安抚我,不想把事情闹大……”

    文记者夸张的道:“所以,事情查来查去,到最后竟然是因为私人恩怨?!”

    就挺离谱的。

    一个男人,为了报复一个女人,又是下毒,又是贴大字报的。

    这男人得多小心眼啊!

    案件已经明朗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等化验报告,搜集证据,逮捕王屠夫。

    余乐阳插不上手,就准备加大队。

    文记者也跟着去食品厂采访。

    余乐阳表示热烈欢迎。

    他们在永兴公社时,余乐阳在人流里,看见一个略微熟悉的背影。

    好像……是省报的记者?

    等她想追上去细看时,对方已经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他们从公社回生产队,在穿过一片小树林,碰上了金铃妈妈。

    余乐阳知道她因为金勇的事,对自己意见很大。

    不过她和金铃关系不错,不想因为她妈的事闹不愉快。

    所以,平时她能避开就尽量避开,实在避不开,就笑着和她打招呼。

    平时金铃妈妈都爱搭不理,不高兴时还会哼她。

    没成想,金铃妈今天竟然对她笑了。

    只是那笑容,多少都有点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余乐阳心里一咯噔,瞬间想到家里是不是出事了?

    莫非王屠夫趁自己不在,直接上她家里发疯?

    瑶瑶!

    三娃!

    余乐阳脚下一个猛踩,自行车猛的提速,差点把后座的大姐甩下去。

    余乐阳一路急赶回家,自行车一扔,急吼吼的推开院门。

    就见余老二在院子里写作业,瑶瑶和三娃坐在地上和兔子玩。

    呼……

    余乐阳扶着膝盖,气喘吁吁。

    虚惊一场!

    还好弟弟妹妹都没事!

    可金铃妈妈那个幸灾乐祸的笑容,又是怎么回事?

    王屠夫现在就像一柄悬在她头顶的剑,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。

    不仅会伤到她,还有可能伤到她的家人。

    王屠夫一日不抓到,她一日不得安宁。

    余老二回头看着她:“大姐,你慌慌张张,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余乐阳摆摆手:“……没事。”

    文记者在她家歇了一会儿,就打算去大队转转。

    拍拍照,再随机采访。

    余乐阳就让余老二给他做向导。

    文记者先去了蚕室。

    他和交流组的人也算认识,就顺道采访他们,还给他们拍了照。

    随后他又去了食品厂。

    食品厂的卫生程度,出乎文记者所料。

    余老二还让胡山带着文记者,把果酱的制作流程,从头到尾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在文记者采访食品厂之时,省报的记者,已经拿着他采访到的最新资料,回到省城。

    他下车之后,就风尘仆仆的直奔报社,找到主编。

    把他这几天一边采访一边写好的初稿递交给主编。

    主编一目十行的浏览完,眉头立刻拧了起来:“没想到啊!还以为这个余乐阳有什么过人的真本事,没想到这么快露出本来面目。她也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马粪蛋子,表面光鲜。”

    记者则是眼神熠熠的看着主编:“主编,这可是揭露面子工程的大新闻,我们明天就发稿吗?”

    主编大手一挥:“发。你现在就去精修润色一遍,待会儿我们一起送去印刷场,让他们连夜印刷出来,上明天的早报。”

    记者精神一振,兴奋道:“主编,你放心,我一定把这份稿子润得漂漂亮亮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就拿着稿子,兴匆匆回自己的工位去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省城日报的头版头条,漆黑大字写着醒目标题:路在何方?面子工程拯救不了s省的养蚕业!

    下面再配一行小字加粗的副标题:从‘养蚕天才’余乐阳的崛起,看s省养蚕业的没落。

    之后是洋洋洒洒的大篇幅报道,余乐阳作为‘养蚕天才’,是如何利用职务和人脉,排除异己,解散大队,身兼数职,为自己谋名谋利。

    最后还发出诘问,余乐阳何德何能,将全大队的功劳记在她一个人身上!难道因为她是英雄夫妇的遗孤?就能理所当然的,攫取别人的劳动成功?

    省城百姓看完日报,都有点懵圈。

    咋回事?

    因为前段时间接连两天报道这个‘养蚕天才’余乐阳,说她年纪虽轻,养蚕却很厉害,有很多项技术创新,甚至受邀参加首都的蚕丝交流会,是最年轻的受邀人员。

    多么的为全省争光!

    前几天才把人夸上天,才过去几天时间,就暴出这么多内幕!

    群众都沸腾了。

    好多人都不相信报纸上写的。

    有些人则是冷笑着说:“这年头,只要有权有势,有什么不可能的!”

    而第二天,一封关于余乐阳和老吴的举报信,就被送进了省革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