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四合院,开局有了家 > 第566章 材料的研究方向错误了?

第566章 材料的研究方向错误了?

    这台机器,用的是特殊材料,而且还是国内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新型材料。

    那么,所有的一切,不可控因素太多了。

    包括材料的特性,这点就很不好掌握。

    考虑特殊材料特性的同时,还要考虑零件数据。

    还有不同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点。

    这些对于国内,全都是一片空白。

    而这些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工作量却庞杂到令人发指。

    毕竟一切都是从无到有。

    研究三年五载,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   拆卸完机器,三个专家和赵建国,一共四个人,都去了研究院那边。

    新型特殊材料的事情,他们作为机器的研究者,必须也参与进来,这样也能在第一时间,掌握新型材料的特性。

    研究院这边,负责研究这种新型特殊材料的,是赵建国的老熟人,五十多岁的吴研究员。

    他看到赵建国之后,那像啤酒瓶底一样的眼镜后面,闪过一道激动的眼神。

    “建国,想不到这次的新型特殊材料竟然跟你有关?”

    “走,你跟我一起,我看着你研究。”

    吴研究员说完,拉着赵建国就走了,全程根本就没有理会三位专家。

    三位专家面面相觑:“太尴尬了,研究院这边出来接人,就带走一个赵建国,我们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赵建国怎么跟研究院的人这么熟悉?而且还说看着赵建国研究。难道赵建国在材料研究方面还有涉猎?”

    “先别管那些了,赵建国进去了,我们呢?我们是受命过来搞跟进新型材料研究的,现在却连大门都进不去。”

    研究院刚才出来的研究员是怎么回事儿?

    对他们三个有什么安排,好歹也说一声啊。

    就这样赤裸裸的无视了他们。

    正当三个人在焦虑的时候,得到消息的杨丛月出来了。

    如今,她已经怀孕挺起了肚子。

    有杨丛月的带领,三位专家终于都能进入研究院里面了。

    吴研究员经过以前的事情,那对赵建国是非常佩服的。

    尤其他还总想着要让赵建国成为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机会,他非常高兴。

    “建国,这次新型特殊材料的研究,不瞒你说,难度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我们国内完全没有掌握的一种特殊材料,想要研究并且掌握它,估计要花很长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钱院长已经下了命令,这种新型材料,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的研究,直到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可见其中的关系实在是太过于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过来,倒是可以从头到尾的参与。”

    这样赵建国就要长时间的呆在研究这边了,这样就可以找个机会,让院长把人留在他这边。

    赵建国还不知道吴研究员惦记着要把他留在研究院。

    他来的第一天,立刻就投入了研究当中。

    事实上,也不算是他主导。

    而是他辅助吴研究员,一步步引导他发现新型特殊材料的特性。

    这种新型特殊材料,是两种材料的结合体。

    这两种材料,一种国内有,另外一种还没有掌握到手。

    所以许多人,因为未知的东西,就没想到是两种材料结合。

    而是把研究方向,一直放在这是一种新型特殊材料的想法上面。

    这本身就是错的。

    听到赵建国的提醒,吴研究员飞奔着找钱院长去了。

    他是搞研究的,能决定研究方向的,只有钱院长。

    钱院长一听,立刻就让秘书把赵建国带到他办公室了。

    两种材料中的一种,国内的研究员并不清楚,但是钱院长是知道并且了解过的。

    所以赵建国一引导,钱院长马上就想到了:“对啊,研究方向错了,新型特殊材料,和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,是两种不同的概念。”

    新型特殊材料,是单一的,没有被掌握的材料类型。

    而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,是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异质,异形,异构的材料,

    通过专门成型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高性能新材料体系。

    这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。

    让赵建国一提醒,钱院长顿时茅塞顿开一样。

    不过,也是因为他太忙了,所以并没有亲自参与研究,不然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见识不同,所造成的理解偏差。

    吴研究员没接触过其中一种材料,所以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。就没往那方面想。

    而接触过也了解过的钱院长,因为太忙并没有亲自参与进去。

    这就因为理解偏差,研究错了方向。

    现在方向正确,钱院长又接触也了解过。

    所以重新下命令之后,有了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方向。

    这样出成果就非常快了,加上赵建国还在旁边辅助。

    于是很快,这种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,就被研究出来,不过特性研究和掌握,还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吴研究员激动的揪住赵建国不放:“三天时间,这是研究院这边,研究出一种新型材料最快的一次。建国,你这样的人才,就应该呆在研究院这边。”

    他认为,没有比研究院更适合赵建国发挥特长的了。

    因为保密的关系,他并不知道,赵建国其实已经一大部分是研究院的人了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才安抚住吴研究员。

    赵建国立刻和三位专家汇合,一起返回轧钢厂的保密车间。

    下一步,了解特殊材料的他们,就要进行安装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拆完的机器,要能完全安装回去,而且还要保证正常使用,而且数据精准。

    到那时候,才有资格去谈生产。

    老谢说:“我们对照图纸,开始吧。”

    图纸,他们已经画了加起来厚厚的一沓,每一张都带着编号。

    画的图旁边,还密密麻麻写着每个人理解的注意事项。

    老卢说:“开始就开始,不过我们要小心谨慎,免得出现哪怕一丝一毫的偏差,安装起来的机器,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。”

    老于说:“好,那就开始,不过要我们三个人都确认,才能进行下一步。”

    三位老专家,把赵建国这个打酱油的给完全忽略掉了,根本就没有询问他的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