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四合院,开局有了家 > 第560章 加强治疗

第560章 加强治疗

    江女继续说:“我的意思是,把你调到我身边来,做我的专属保健医生。”

    “那程师傅的烤鲥鱼,你就可以经常吃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待遇方面,有什么条件你也可以随便提。”

    一周的最后两天,那股烦躁劲儿,让她有些扛不住。

    所以她想着,索性直接把赵建国调任成她的专属保健医生,这样身体不舒服了,可以随时让赵建国给治疗。

    赵建国一听,原来她打的是这个主意。

    连忙说:“领导,我做不了专属保健医生。这个壹号也知道。您可以问他。”

    他直接就把壹号搬出来。

    按照他在研究院的重要性,还有保密加工的精密机器。

    壹号应该不会允许江女把他弄成一个专属保健医生。

    “还有,领导如果觉得现在身体需要加强治疗,那就改成半个月治疗三次。”

    一周一次,改成了半个月三次,也就是说,中间多加了一次。

    这样循序渐进的加大治疗,方法还比较稳妥一些。

    江女听到赵建国拒绝她,有些不高兴。

    毕竟还从来没有人,对她这样请吃饭示好的情况下,还毫不犹疑的拒绝她。

    但是,赵建国说的也对,壹号那边对赵建国确实很重视。

    实际上不光是壹号,还有二号,对赵建国也很重视。

    看来,想要把赵建国调任成她的专属保健医生,还真的要经过壹号的同意。

    是她有些想当然了。

    “好吧,那我跟壹号请示一下。暂时先按照你说的,半个月治疗三次吧。”

    江女意兴阑珊的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半个月三次,增加了一次,也还可以。最起码,不会像现在这样,最后两天烦躁的抓狂。

    看江女不再坚持,赵建国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说实话,他还真有些害怕。

    毕竟壹号对江女还是挺放任的,如果真的把他调过来,成了江女的专属保健医生,那可就热闹了。

    总不能调任不过,就弄死她吧?

    江女没达成自己的想法,还是有些不高兴,直接挥挥手,让赵建国走了。

    赵建国从屋里出来,心情凝重。

    江女现在,已经彻底依赖他的治疗,这是好事儿。

    到明年的时候,她为了她自己,也不会来招惹自己。

    但是,她这个专属保健医生却让人受不了。

    所以,还是要在壹号心里,加重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分量,绝对不能过来给江女当什么保健医生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赵建国直接坐车离开了。

    他却没想到。

    壹号因为他的提议,回去就直接找了相关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过来召开紧急会议。

    这些相关单位无一例外,都有从国际上花费巨大代价弄来的精密机器。

    都是国内只此一台的宝贝疙瘩。

    这些单位,把机器看的比命都金贵。

    被找来召开紧急会议,这帮负责人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等到壹号把赵建国的提议一说,这帮人立刻就炸锅了。

    “不行,我反对!这种提议完全行不通。”

    “对,我们好不容易才花了巨大的代价弄回来的机器,绝对不能成为试错的试验品!”

    “没错,不要说把机器拆卸研究,就算是停摆一分钟,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我们不是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而是以我们现有的技术,确实没有办法研究掌握这些高精尖端机器的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或者说,我们可以研究,但是时间呢?十年?二十年?那样就耽误大事儿了,我们耽误不起。”

    众人七嘴八舌,全都是激烈反对的态度。

    这个壹号当然知道,也理解大家的心情。

    可是,万一可行呢?

    守着一台机器,技术不在自己手里,这机器能用多久?

    到时候,不还是照样受制于人?

    众人议论出现鼎沸,估计都是怕真的要动他们部门的机器。

    壹号清了清嗓子。

    大家这才悻悻的停止了反对的声音,等着壹号讲话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,今天这个会议,壹号肯定是有话要讲。

    “同志们,我知道大家说的都对,毕竟花那么大的代价买回来的机器,是要发挥它巨大的作用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什么才是最大的作用?是使用?还是研究?”

    “唯一的一台,这就是敌人愿意给我们的倚仗。他们算准我们要物尽其用,绝对不敢拿这么大代价换回来的东西搞研究。”

    “刚才我也听到了,大家所说的,也正是敌人想要看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研究,那总有一天,机器出现故障,或者直接损坏,到时候怎么办?不还是照样受制于人?”

    “所以,守成思想不可取。更何况,守的还不是我们自己的成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越早的研究,越早的掌握技术,我们才能越早的摆脱敌人的钳制。”

    “同志们,敌人有的,我们要有,敌人没有的,我们也要有。管他什么国,管他什么技术,我们都要掌握,都要超过!”

    壹号的话,让大家都沉默了。

    确实,大家都有些狭隘了,都只看眼前,没有看大局和长远。

    壹号说对,越早研究,就越早摆脱被人钳制的命运。

    可是,想到换回来的机器花费的代价,大家都肉疼。

    有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,忍不住提议说:“要不——稍微缓一缓再研究?”

    “这几台机器,哪台出现问题,就研究哪台,这样是不是能好一些?”

    最起码,可以物尽其用。

    这是稳妥的做法,壹号却直接摇了摇头:“不,现在研究最好,刻不容缓。”

    接着解释说:“敌人在进步,我们就不能站在原地等待。”

    “现有的机器,等出现问题再研究,本来就坏了,研究出来的数据,那怎么还能精准?”

    “要研究,就现在研究!”

    “先从花费代价最小的开始。”

    一锤定音,众人都看向了其中一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。

    大家对于这些机器了如指掌,毕竟都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自然也知道,哪家单位的机器,花费代价的大小。

    那负责人也发了狠,说:“研究就研究,我们可以打头阵!一穷二白啃树皮的时候我们都熬过来了,这时候,没有理由退缩!”